等离子电视机什么时候出现的啊-等离子电视机什么时候出现的
电视机的发展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
1880年,法国人莱布朗克提出使一个镜面在两个不同轴线上以不同速度振动,形成往返直线扫描,从而对图像进行分解和再现。
1883年,德国人尼普科夫提出了圆盘扫描法;
1897年,德国的布劳恩发明阴极射线管以显示快速变化的电信号;
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
电子管电视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
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电视机中的画面
1925年,苏格兰的贝尔德公开展示了他制造的一台机器,成功地传送了人的面部活动,分辨率为30线,重复频率为每秒5帧。从此,电视开始了它神奇的发展历程。
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1935年,贝尔德与德国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一家电视台,每周播放三次节目。1936年;英国播送当时全世界最清晰的公共电视节目;
1939年,美国播出固定的电视节目。人们的生活从此与电视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联系。1938年,德国人弗莱彻西格提出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设想;1949年,美国首次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1957年研制出全玻璃壳彩显管;1964年研制出全玻壳矩形显像管;1969年研制出黑底显像管使亮度提高了一倍;1968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成一枪三束彩显管;1972年,美国研制成功自动校正会聚误差彩显管。至此,彩色电视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视机技术发展趋势将会出现以下十大特点:
1.两极化。一是微型化。液晶显像屏幕的微型机屏幕尺寸3.8厘米至3.9厘米,由阴极射线管显像的微型机屏幕尺寸在14厘米以下。二是大型化。如壁挂式薄型平板电视机,阴极射线显像大屏幕电视机和投影式大屏幕电视机等。
2.装饰化。电视机将以其精美的造型和装潢成为房间布置中漂亮的装饰品,并可替代壁画或镜柜等物。
3.数字化。出现用数字集成电路将模拟量变换为离散数字量的电视机。
4.系列化。是设计工作中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和便于售后服务的技术手段。
5.高清晰度化。原电视机屏幕的625根扫描线将增加到1250根,画面质量可提高100%。
6.立体声化。电视机具有双声道音响效果,音质可与激光唱片相媲美。
7.多频道化。可接收10个以上甚至上百个的电视台节目。
8.卫星化。通过户外特殊装置的天线,可接收卫星传送的数个、数十个,甚至全球的电视台节目。
9.日视化。经过对滤色器、显视屏改进后的电视机,即使在白天或阳光下,仍能收看到很明亮的电视图像。
10.新材料化。电视机内各零部件材料将更新换代,开发应用成本更低、性能更趋完善的新的替代材料。
1930年至1940年,是电视成型的时代。除了转播工程技术方面有显著改进外,电视已开始逐渐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对电视的研究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几乎中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电视事业才开始在美国及其他国家蓬勃兴起。
1940年,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1949年12月17日,开通使用第一条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视电缆。1951年,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斯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等离子电视的优点 什么是等离子电视机
世界上第一台等离子电视是谁发明的
电视机的问世
电视机的发明及出现,并不是一个人努力所得出的成果,而是集合多名人士及科学家的长年研究。第一代出现的电视机并不是完全以电子控制,而是采用由小型马达驱动的旋压碟盘,再配上一颗「NeonLamp」而播放出影像。当时画面只有半张卡片般大小,颜色方面更不是黑白色而是深橙红色,影像既暗淡而模糊,肉眼只能看到部份人物及轮郭,但这样的表现已令当时的人非常雀跃。
等离子电视为什么淘汰
电视机是每一个家庭都有的家电,现在在市面上电视机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对电视机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各个家电企业加大了对电视机的技术研发投入的力度,使得电视机的功能越加的广泛。现在电视机技术不断提升和完善,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电视机可以说变成一件很纠结的事情,等离子电视的出现更是丰富人们的生活,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等离子电视优点
等离子电视优点
什么是等离子电视机?
等离子电视机是利用一种气体放电的原理进行画面显示的电视机,它采用等离子管作为一种发热元件,它屏幕上的每一个等离子管都对应的是一个像素,它的电视机屏幕是以玻璃作为基板,同时在两个玻璃之间的空隙中形成一个放电的空间,在这一放电空间内充入混合惰性气体作为工作的媒介,同时在两块玻璃基板的内侧涂上导电膜作为激励电机,当电极加入电压之后就会发生等离子的放电现象,在这之中的气体在等离子放电时产生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光就能在屏幕上显示出画面。
等离子电视机的特点
1、等离子电视色彩还原率高,显示出来的色彩更加的自然。
2、等离子电视尺寸大,容易实现大屏幕化,观看更加的舒适。
3、它的暗场动态范围更加的大,图像的层次感更为丰富。
4、等离子电视的图像亮度均匀性更好。
5、它的图像拖尾时间小,动态的清晰度更高。
等离子电视机的优点
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相比它具有亮度高。色彩还原性好,对动态画面的相应速度更快的优点,同时等离子电视具备有开阔的视野优势。等离子电视在纯平面显示中不会出现失真的现象,因为其各个发光单元的结构相同,所以不会出现电视机常见的显像管梯形失真的情况。等离子电视屏幕尺寸大,在让你享受到超大精细画面的同时还不会出现画面拖尾的现象,等离子电视显示出的纯黑色画面更加的深沉,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画面细节。
等离子电视机的缺点
1、等离子电视的屏幕尺寸较少,没有小尺寸的型号。
2、它的体积较大,耗电量也更高。
3、等离子电视是高温进行放电,非常容易发生烧屏的现象。
4、等离子电视的屏幕亮度较低,颗粒感相对较强。
5、等离子电视的发热量更大,噪音也比较明显。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等离子电视优点的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以后知道该怎么选购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是是个新产品,所以大家对等离子电视还是不了解,等离子电视机是电视机发展到一个顶端,根据个人经济能力挑选不同档次的就行。现在的电视产品同质化很严重,个人偏向于性价比合适的。所以要根据自己实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家用的电视机,如果大家要是选购等离子电视机的话,可以考虑考虑。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电视机什么时候被发明
等离子电视机因为本身的一些劣势逐渐被替代。
等离子电视机被替代的原因:屏幕尺寸单一覆盖不全面。固步自封、自绝后路。等离子技术只掌握在极少数厂商的手中,而且技术不下放。技术进步缓慢。
屏幕尺寸单一覆盖不全面等离子电视当初的主流尺寸基本上集中在50英寸-60英寸左右,虽然超大的屏幕尺寸带来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大尺寸产品伴随着高昂的售价,基本上等离子电视的价格普遍比较高。
固步自封、自绝后路等离子技术只掌握在极少数厂商的手中,而且技术不下放。技术进步缓慢,液晶电视已经解决了色彩、反应速度等问题,甚至比等离子做得更为出色,而等离子的技术视乎并没有太明显的进步,体积大、发热量大、烧屏等缺点无法从根本解决。
等离子电视的常见故障:
1、开机故障
等离子电视机出现不开机的故障,首先要检查电源指示灯状态。如果指示灯为红色,就表明没问题,按待机键开机即可;如果指示灯根本不亮,就是电源板供电问题;如果指示灯显示为蓝色,就要检查U8的供电和晶体以及总线。
有问题就要更换晶体检修总线,没问题就检查LVDS连接线,有问题重新连接,没问题就检查FLASH,有问题就升级或更换,没问题就检查LVDS驱动板,有问题就更换新的。这样一步步检查下来,就能查出毛病并将之解决。
2、图像故障
如果等离子电视机能正常开机,但出现无图像或图像异常的现象。首先就要检查其他通道是否正常,有问题就更换LVDS电路或PDP模块,没问题就表明图像的哪路输入有故障,检查输入通道中的元器件,有问题就更换,没问题就可能是电视信号问题了,可以检查高中频电路和U8。
3、声音故障
声音问题是等离子电视机最常见的一种故障。如果出现无声音或伴音小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喇叭或耳机有问题。
耳机有问题则检查LM833;喇叭有问题就换喇叭;如果都没问题就检查R314的30V供电,有问题就参看电源板30V供电回路,没问题就多半是静音电路问题,那就要检修静音电路或查看伴音激励信号输出。
电视是1925年10月2日发明的。电视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是一大群位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度的人们的共同结晶。早在十九世纪时,人们就开始讨论和探索将图像转变成电子信号的方法。在1900年,“television一词就已经出现。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
1979年,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电视从使用效果和外形来粗分为5小类:平板电视(等离子、液晶和一部分超薄壁挂式DLP背投)、CRT显像管电视(纯平CRT、超平CRT、超薄CRT等)、背投电视(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投影电视、3D电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