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展-智能建筑展望
智能建筑包括六大系统
智能建筑是指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
根据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系统配置分项宜分别以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为系统技术专业划分方式和设施建设模式进行展开,并作为后续设计要素分别作出技术要求的规定。
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
我国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发展了二十年,行业经历了初创期、规范期、发展期三个阶段,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及产业链,智能建筑工程已经普及到了各种类型建筑并延伸到了城市建设及相关行业。地域上,智能建筑由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推广,未来将普及农村、生态园、工业区等领域;技术上,由机电管理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随着时间、领域、技术三个维度的扩张,智能建筑覆盖领域逐渐增加,行业发展迅猛。
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5537.6亿元
目前,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市场需求主要由新建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和既有建筑智能化改造两部分组成。新增建筑面积对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市场需求影响较大,占据了市场的主要需求。
在存量智能建筑规模测算方面,我国每年约3%(平均改造周期30年)的住宅以及6%(平均改造周期15年)的工业、公共建筑会进行智能化改造,按住宅每平米80元、公建150元的平均改造成本计算,2018年我国建筑智能化改造市场规模为2356.55亿元。
在新增智能建筑规模测算方面,随着建筑智能的提升,我国智能建筑在新增建筑中的比例从2012年的25%提升至40%左右。以住建部公布的房屋竣工面积为基数,按照前瞻调研的智能化建筑平均新建成本,以住宅150元/平方米,厂房仓库250元/平方米,办公商业服务用房350元/平方米的建筑智能化成本计算,2018年我国智能建筑行业新建市场规模为3181亿元。
综上所述,我国智能建筑行业总市场规模为5537.6亿元,且未来,随着行业市场的需求增长,智能改造成本的上升,行业市场规模还会逐渐增大。
行业发展潜力大,市场占比逐步提升
当前,智能建筑行业在我国尚处于成长期,行业发展潜力大。2018年,我国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仍远低于美、日等成熟智能建筑市场的占比,前瞻预计未来我国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仍将保持每年3个百分点左右的提升速度,到2024年,我国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有望逼近55.8%。
——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前景
9月11—12日的展会还真不太了解,我知道9月份的展会就一下这几个:
不知道你要参加什么展会,哪方便的?
你也去会展视窗找找。
第八届中国医院建设暨建筑设计与装备展览会
举办时间:2010-9-15---2010-9-17
举办展馆: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2010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
举办时间:2010-9-16---2010-9-18
举办展馆:上海世贸商城
SIBE
2010
第四届上海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
举办时间:2010-9-15---2010-9-17
举办展馆: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什么是智能建筑呀
智慧城市包括智能建筑、智慧公安、智慧政务等
智慧城市包括智能建筑、智慧公安、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其中,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建筑可实现建筑物高效节能、安全舒适和提高不同系统共享信息能力的需求。通过优化建筑物内的基础设施,城市将更可持续、宜居与高效运行。
代表性企业由“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2013及2014年,智能建筑行业内代表性企业延华智能、达实智能、延华智能分别开始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进程,企业智能建筑/智慧建筑业务占比逐年下降。2018及2019年,延华智能、达实智能智能建筑及智慧建筑及节能业务占比分别下降至55.4%与15.9%。
2018-2019年,延华智能智能建筑业务划为其他类智慧城市服务;2019-2020年,达实智能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及智慧建筑及节能业务划为解决方案类业务。
根据上市企业的描述,布局智慧城市将带来一定的业绩不确定性。从转型效果看,延华智能其他综合智慧城市服务业务较智能建筑业务毛利率有所提升,同时,达实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包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多领域,与2019年相比,业务毛利率变化幅度不大。
智慧城市生态圈的潜力较大或是企业转型的因素之一。根据IDC数据,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支出达200.53亿美元,金额占比前三的应用场景与其重点投资领域保持一致,依次为智能电网(属于弹性能源管理与基础设施)、固定智能视频监控(属于数据驱动的公共安全治理)以及智慧公交系统(属于智能交通);至2023年,上述三个场景占比将下降至37%,智慧城市技术支出达389.23亿美元。
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生态圈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预计融入智慧城市生态圈将成为发展方向。
智能建筑融入智慧城市需考虑的因素包括智能建筑体系架构确定、设计理念更新、标准与规范完善、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等。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能建筑可视化系统以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理念为目标,通过直观、动态的形式展示园区各类建筑及设备的空间分布、运行状况和统计数据,实现对园区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展示和管理网页链接
园区环境可视化
直观展示园区周边的建筑、道路、桥梁分布等信息,标志性的楼宇、道路及桥梁在系统中用悬浮信息牌标注。在三维场景中展示园区的外观、室内、结构及区域信息,实现园区全场景三维仿真可视浏览。
楼控管理可视化
基于三维场景,展示供配电、给排水、照明、电梯、冷热源等设备的空间分布及运行工况,支持查看园区能耗、设备运营等统计数据。当设备出现告警时,支持定位到告警设备并查看详细信息,并支持远程控制设备开关。
电梯管理可视化
在三维场景中,将建筑透明,动态直观展示电梯轿厢在建筑中的空间实时位置和运行过程。并支持通过轿厢内的监控视频查看电梯运行的实时状态。当电梯发生故障时,可以在三维场景中利用高亮、闪烁、明显颜色等方式显示发生故障的电梯,提醒用户及时处理故障。
安防管理可视化
集成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停车管理等安防子系统,在三维场景下查看摄像头、门禁、巡更点等各类安防设备的空间分布和运行状态。并能够通过这些设备获取外部信息,包括调取监控摄像头的实时画面,了解园区实时情况;远程查看门禁的人员出入记录,并支持远程开关门等等。
消防管理可视化
在仿真环境中展示消防相关设备或区域的空间分布信息、运行状态信息和告警统计数据;支持展示各类消防设备的数量及占比;当设备发生告警时,系统会用明显颜色显示该设备模型,并弹框展示详细告警详情。
停车管理可视化
直观方便地查看整体停车位分布,空车位和已占车位用不同颜色区分,方便用户快速了解停车场的车位信息。支持集成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停车场虚实结合的查看,并且当有紧急事务发生时可辅助处理事务。同时利用统计图表方式显示车位占比用数据。
业务应用可视化
专注于管理高度复杂的行业,将智慧园区的标准功能与业务场景整合,打造智能楼宇、智慧场馆、智慧电力、智慧监所、智慧工厂、智慧仓储、智慧医院、智慧校园等可视化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实现管理上的可视化转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