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冰箱制冷剂和氟的区别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汽车空调制冷剂型号:R134a、R22、R404A、R407C包装规格:300G,9.5KG,10kG等。
R134a制冷剂:
R134a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替代 R12 的主要制冷工质之一,常用于车用空调,商业和工业用制冷系统,以及作为发泡剂用于硬塑料保温材料生产,也可以用来配置其他混合制冷剂,如 R404A和 R407C等。
主要用途:主要替代R12 用作制冷剂,大量用于汽车空调、冰箱制冷。
R407C制冷剂:
R407C制冷剂物化特性:常温常压下,R407C 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 ODP为0 ,因此R407C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07C 主要用于替代 R2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家用空调、中小型中央空调。
R404A制冷剂:
R404A制冷剂物化特性:R404A不得是一种不含氯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为0,因此R404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04A主要用于替代R22和R50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中低温冷冻系统。
温馨提醒:目前进口的汽车空调装置多是用134a制冷剂,而市面上134a制冷剂的价格又比R12高,因此有些人在车上安装空调器补充致冷剂时为了省那几个钱或贪图方便,将134a空调系统改为灌充R12制冷剂,虽然一样可以发出冷风,但将会损害压缩机。
2002年后生产的汽车,空调系统是专为134a所设计,如果加入R12、R22等其他制冷剂,长期使用,轻则会产生泄漏,导致汽车空调制冷效果不好,严重的,会对整个汽车空调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辨别,Z好选择大厂家,信得过的品牌。
冰箱里的氟利昂为什么会破坏臭氧层?
现在生活在都市的人,都享受着冰箱和空调带过我们的好处。无论是冰箱和空调,都要大量使用制冷剂。
目前,大部分制冷设备采用压缩式制冷,其原理是利用制冷剂在低温下沸腾吸热,由于沸腾吸热时的温度低于制冷对象的温度,制冷对象的热量就传递给了制冷剂,制冷对象的温度就降低。通过压缩机做功,使吸热后的制冷剂温度和压力升高,把热量传递给环境。然后,通过节流降压,制冷剂重新在低温下沸腾吸热,进行循环制冷。历史上曾用过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空气等作为制冷剂。1930年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氟利昂。因为具有容易液化、没有气味、没有毒性、没有腐蚀性、不会燃烧等优点,氟利昂迅速得到广泛使用。除用作制冷剂外,它还可用作发泡喷射剂等,日常生活中俗称“摩丝”的喷发胶里就含有氟利昂。
氟利昂实际上是氟氯烷的总称。常用于制冷剂的有:氟利昂-12,即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F2Cl2,沸点为-29.8℃;氟利昂-11,即一氟三氯甲烷,分子式为CFCl2:,沸点为-23.7℃;氟利昂-22,即二氟-氯甲烷,分子式为CHF2Cl2,沸点为-40.8℃。
经过50多年的使用后,氟利昂的缺点和危害也逐渐被人们发现。特别是氟利昂-12和氟利昂-11,它们的渗透能力很强,容易漏气,不易发现。这种气体遇到明火,或温度达到400℃以上时,便分解成有毒的氟化氢和氯化氢,并放出有毒的光气。
更为严重的是,氟利昂能破坏大气的臭氧层,使臭氧层出现空洞,已经成为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
位于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的高能紫外线,臭氧层是保护地球免受太阳紫外线等宇宙辐射的防御体系。而高能紫外线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影响很大,过量照射紫外线会引发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
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在对流层中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在强烈的太阳光辐射作用下,含氯的氟利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后,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就这样循环往复的连锁反应,一个含氯氟利昂分子能破坏多达10万个臭氧分子。
现在,许多国家已经禁止含氯氟利昂的生产了。1987年出台的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到2000年全球的氟利昂削减一半。中国也履行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一方面,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氟利昂的替代产品;另一方面,科学家们正大力研发压缩式制冷之外的新型制冷技术。
冷媒是什么?如果长期吸入会不会中毒?
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它是20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跪求上海市2008高三“东华杯”化学竞赛试题和答案!!!
冷媒就是热转换剂,在不同的行业中根据工艺的不同选用的种类也不同。
在工厂中,用来冷却设备温度的循环水也可以叫冷媒,氨水也可以叫冷媒。
在生活中,冷媒通常指的是冰箱、空调用氟利昂系列易挥发液体,利用液体的挥发吸热带走热量,在通过压缩机压缩后放出热量变为液体,如此反复循环。日常生活的冰箱系列常用。
还有一种溴化锂系列,原理和氟利昂一样,但生活中用的很少。
氟利昂系列、溴化锂系列基本无毒,一般也接触不到,能接触的以氟利昂居多,长期吸入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氟利昂本身无毒, 但其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浓度时, 亦发生过可导致人窒息亡或重伤的事故,因此如果经常接触做好防护措施。
加氟是什么意思
上海市高三(东华杯)化学竞赛初赛试卷(2007.12.15)
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Al-27 K-39 Ca-40 Fe-56 Cu-64 Zu-65Ba-137
一、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编号用A、B、0、D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一些假酒、假盐、假药引起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物质被误食后,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NaN02 (B)BaS04 (C)CH3OH (D)BaCO3
2.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3.工业废气中氮的氧化物是重要的污染源,有一种治理污染的方法是通入适量氨气将其还原为无毒物质N2和H2O,现有含氮氧化物N0和N02的混合气体3L,用同温同压条件下的NH33.6L恰好反应完全,则混合气中N0与N02的体积分数比是…………………………( )
(A)1:4 (B)1:3 (C)1:2 (D)1:1
4.为减少含硫煤燃烧对大气的污染,宜在煤中加入的物质是…………………………(, )
(A)生石灰 (B)石膏 (C)硅石 (D)烧碱
5.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
(A)有放射性 (B)能导电 (C)易燃、易爆 (D)有刷毒
6.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Clm?yH2O]x,式中m等于………………………………………………( )
(A)3-n (B)6-n (C)6+n (D)3+n
7.农用化肥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会使地下水含氮重增高,其中对人体有害的含氮污染物的主要形态是…………………………………………………………………………( )
(A)NH4+ (B)NO2- (C)N03- (D)有机氮
8.常见的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反应2N0+O2→2NO2中,二氯化氯为二次污染物.下列三种气体:①二氧化硫、⑦二氧化氮、③硫化氢,其中能生成二次污染物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全部都是
9.氢叠氮酸(HN3)与醋酸的酸性相近,其盐稳定,但受撞击的仍发生爆炸,生成氮气.关于氢叠氮酸有以下说法:①NaN3的水溶液呈碱性;②固体HN3属分子晶体;③固体NaN3属离子晶体;④NaN3可用于小汽车防撞保护气囊。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0.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则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与14N含的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2C互为同位素
11.冰箱致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2→
C10+O2,CIO+0→Cl+ 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将O3转变为O2 (B)C1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原子晶体熔化要破坏共价键 (D)只有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离子
13.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混有乙酸、乙醇杂质的乙酸乙酯用饱和Na2CO3溶液进行除杂
(B)往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检验FeCl2是否已氧化变质
(C)将鸡蛋白和盐水混合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鸡蛋白
(D)用焰色反应鉴别NaC1、KCl、BaCl2三种无色晶体
14.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6.9 g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若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4.5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
(A)肯定有KNO3和Na2CO3,没有Ba(NO3)2
(B)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可能还有Na2CO3
(C)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可能有KNO3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15.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
(A)六氟化氙(XeF6) (B)次氯酸(HCl0)
(C)氯化硫(S2Cl2) (D)三氟化硼(BF3)
16.多硫化钠Na2Sx。(x≥2)在结构上与Na2O2、FeS2、CaC2等有相似之处。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0氧化为Na2SO4,两NaCl0被还原为NaCl,反应中Na2Sx与NaC!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16,则x值是………………………………………………………………………( )
(A)5 (B)4 (C)3 (D)2
17.化学工作者从反应RH+C12(气)→RCl(液)+HCI(气)受到启发,提出在农药和有机合成中可获得盐酸,这一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 )
(A)蒸馏法 (B)水洗分液法 (C)升华法 (D)有机溶剂萃取法
18.氯仿(CHCl3)可用作,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氯化产生剧毒物COCl2(光气)和氯化氢,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在使用前要检查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检查试剂是…( )
(A)H2O (B)AgN03溶液 (C)Na0H溶液 (D)K1溶液
19.能够用键能的大小作为主要依据来解释的是…………………………………( )
(A)常温常压下氯单质呈气态而溴单质呈液态
(B)硝酸是挥发性酸,而硫酸、磷酸是不挥发性酸
(C)稀有气体一般难于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20.两个原硅酸分子的OH原子团之间可以互相作用脱去一分子水:2H4Si O4→H6Si2O7+H2O,则在所得的H6Si2O7分子的结构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是………………………一………( )
(A)5 (B)6 (C)7 (D)8
21.一些科学家预言,存在稳定的超重元素,如:Z=114,N=184的原子,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四主族。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七周期有50种元素 (B)该原子的质量数是l84
(c)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292 (D)该原子核外有ll4个电子
22.在硝酸铵分解生成硝酸、氮气和水的反应中,被还原的氮原子与被氧化的氮原子物质的
量之比为………………………………...…………………………………………………( )
(A)3:5 (B)5:3 (C)5:2 (D).1:1
23.在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应用的原理是………………………………………………………………………( )
(A)电泳 (B)渗析 (C)凝聚 (D)丁达尔现象
24.实验室将NaCl03搠Na2SO3,按物质的量之比2:1倒入烧瓶中,用水浴加热,同时滴入硫酸溶液,产生棕**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0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
(A)C12 (B)C12O (C)C102 (D)Cl203
25.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0.100 mol?L-1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 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S2O32-将转化成………… ( )
(A)S2- (B)S (C)S032- (D)SO42-
26.短周期中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1 (B)3 (C)5 (D)6
27.HCl03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将铜加入HClO3溶液中,难以得到的物质是………( )
(A)Cu(C103)2 (B)CuCl2 (C)H2 (D)C12
28.用l0ml的0.1 mol/L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3种溶
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3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3:2:2 (B)1:2;3 (c)1:3:3 (D)3:1:1
29.下列反应原理一定适应于实验室制备重氨(ND3)的是…………………………( )
(A)D2和N2的直接合成 (B)ND4C1与消石灰共热
(C)通NH3于D20中,然后加热分解 (D)Mg3N2固体溶于D2O
30.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溶液中OH-总数不变,有O2放出
(C)溶灌pH不变有O2放出 (D)溶液中Na+总数减少,有O2放出
31.有pH相等的4种一元酸A、B、C、、D的溶液各20mL,与过量的镁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是D>C>B=A.这说明:①D的酸性最强,②A与B的酸性最强且彼此相当,③反应后原D溶液的pH最大,④反应后原A和B的溶液pH最大,⑤反应前D的电离度最大,⑥反应前4种酸的电离度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⑥ (D)②③
32.化学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够氧化成主链上碳原子为3的二元醛有x种,能氧化成主链上碳原子数为4的二元醛共有y种,则x、Y值是……………( )
(A)x=2,y=6 (B)x=1,y=2 (C)x=1,y=1. (D)x=2,y=l
33.乙醛、乙酸、甲酸乙酯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4%,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0% (B)40%。 (C)48% (D)无法确定
34.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A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C,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35.由CH4、C2H6、C3H6、C4H84种气体中的两种组成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所需O2的体积是混合气的3倍(相同状况),则混合气中一定含有?………………………………………( )
(A)C4H8 (B)C3H6 (C)C2H6 (D)CH4
二、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编号用A、B、C、D填入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36.Na3N是离子化合物.它和水作用可产生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和N3-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 (B)Na3N与盐酸反应可生成两种盐
(C)Na+的半径大于N3-的半径 (D)Na3N和水反应时,Na3N是还原剂
37.下列有关污染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化学烟雾与汽车的用量无关 (B)水体的富营氧化与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关
(C)酸雨就是指pH<7的酸性降永 (D)白色污染专指塑料垃圾引起的污染
38.常温下跟镁粉、溴水、臭氧、硝酸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溶液是…………( )
(A)H2S溶液 (B)FeSO4 (C)K2SO4 (D)NaOH溶液‘
39.已知Fe3O4可写成盐的形式Fe(FeO2)2,也可以写成氧化物的形式Fe0.Fe2O3。Pb3O4与之类似。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PbO.Pb2O3 (B)2PbO?PbO2 (C)Pb2PbO4 (D)PbPb2O4
4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熔点越高
B.碳族元素的单质随着式量增大,硬度增大
C.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获得电子
D.Al3+、Mg2+、K徽粒半径逐渐增大
41.取pH均等于2的盐教和醋酸溶液各l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悬………………………………( )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42.将l mol一氧化碳和l mol水蒸气放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H2O(气) CO2+H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后,得到0.6 mol二氧化碳,再加入2mol水蒸气并在相同条件下达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的转化率提高,水蒸气的转化率降低
(B)反应物的转化率都提高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增大
(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平衡浓度增大
43.不能证明乙二酸是弱酸的是…………………………………………………( )
(A)0.l mol/L乙二酸Vml和0.1 mol/L NaOH溶液2VmL恰好完全反应
(B)0.05 mol/L乙二酸溶液pH大于l
(C)相同温度下,乙二酸比醋酸溶解度小
(D)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乙二酸稀溶液导电性比硫酸溶液弱
4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向烧碱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Al3++4OH-→AlO2-+2H2O
(B)物质的量相等的溴化亚铁跟氯气反应2Fe2++2Br-+2C12→2Fe3++Br2+4Cl-
(C)硫化钾晶体溶于水S2-+2H2O 2OH-+H2S
(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CO32-+2H+→CO2↑+H2O
45.不能用来说明金属X比金属y还原性强的是……………………………………( )
(A)把X和Y组成的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X先腐蚀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C)X能从Y的盐溶液中把金属Y置换出来
(D)电解X和Y的盐的混合液,阴极上先析出Y
参考答案: (15题上传者认为无答案,32题上传者认为是D)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A B B B D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B B A B B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A C D D C C B C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C A D AB BD AB BC CD
41 42 43 44 45
BC AD AC C B
2008年上海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C B B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A D A B A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B C B A D C D B
31 32 33 34 35
A D D C C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CD AD AB BC CD AB BC AD AC BD
冰箱制冷原理
空调加氟,即使用专业工具向空调系统中添加制冷剂(氟利昂);氟利昂是空调制冷系统中的传热介质。没有它,热量就无法有效交换。空调不能制冷也不能制热。空调缺氟,对外表现为制冷(制热)效果差、不制冷(制热)、保护性停机、室内机漏水(有时喷水)、室内机蒸发器结冰等。扩展数据主要应用氟利昂广泛用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不同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氟利昂制冷剂的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可应用于高温、中温、低温冰箱,满足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氟利昂制冷系统包括高压系统、低压系统、油系统和除霜系统。氟利昂制冷系统的设备选型计算与氨制冷系统基本一致。压缩机的选择应根据制冷机组的制冷机负荷,根据确定的氟利昂制冷剂类型、制冷工况和压缩类型进行。温室效应大气中氟利昂浓度增加带来的另一个危害是“温室效应”。本来地球表面温室效应的典型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大多数氟离子都有类似的特性,其温室效应高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会提高地球表面的温度,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速度继续发展,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2-4摄氏度。北极和南极的冰山会大大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国和沿海城市会淹没在海水中,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发展历史发明20世纪20年代的冰箱使用一些有毒危险气体(包括氨气、二氧化硫、丙烷)作为制冷剂,由于经常泄漏,非常危险。1929年,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一家医院的冰箱泄漏导致100多人亡。因此,小米奇利开始研发一种稳定、不易燃、无腐蚀、无毒的新型制冷剂。查看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他发现只有位于周期表右侧的非金属元素才能产生在室温下为气态的化合物。同时,他也注意到化合物的可燃性从左到右递减。事实上,卤化物可以用于阻燃剂,但他发现较重的元素化合物通常非常有毒。通过以上观察,他认为氟与其他较轻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制冷剂。经过两年艰苦的实验,他合成了二氟氯甲烷(CFC-12,R12)。
我们知道任何物质在液化后都要放出热量,在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这是最普遍的物理现象。空调冰箱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将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然后再让他蒸发吸收热量。液化放出热量的位置和蒸发吸收热量的位置不能在一处,否则没有任何效果。因此空调就有了室外机,目的是散热和其它主要功能,冰箱则散热器在冰箱外部。
那么怎么能实现制冷剂液化-气化呢?我们知道,气体物质在它的临界温度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会液化。所谓的临界温度就是在这个温度之上,无论采用多高的压力都不能使他液化。当温度高于气体物质在某个压力下的沸点之上时就会发生气化,气化时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从环境中获得,从而实现制冷。
氟里昂实际上很多种物质的总称,是一种系列产品。那么他是什么物质呢?实际上就是卤代烷,常见的是卤代甲烷。例如一氟三氯甲烷、三氟一氯甲烷、二氟二氯甲烷等等。也就是甲烷的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你可以自己组合出不同的物质。当然了,这种卤代烷一定要有氯原子和氟原子存在,不能全是氯也不能全是氟,而且烷烃中的氢原子全部被取代。倒不是说不存在这种物质,而是满足不了作为制冷剂的要求,例如四氯甲烷,常温下为液体,也就是四氯化碳,不能做制冷剂的。但是四氯化碳中的一个氯被氟取代,就可以做制冷剂。
制冷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压缩机将蒸发器来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由于室温低于制冷剂的临界温度,当达到所需的压力后液化,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通过散热管、散热片散发到空气中,也就是冰箱后面的散热管、空调室外机的风扇吹着的散热片。
液化后的制冷剂散热后,温度降低到接近室温,经过缓冲器后再通过毛细管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就是粗管,上面带有导热良好的金属片。制冷剂在这里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蒸发器周围温度迅速降低。对于冰箱,蒸发器就是冷冻室周围的金属和部分,对于空调就是室内机里面的金属管和外面的吸热片,和冰箱不同的是,空调蒸发器温度不是低吗,用风扇吹他,于是空调就吹出了冷风。冰箱同志则住在密封箱里,由于蒸发器不断地吸热,使得这里面温度很低,低到零下十几度。
制冷剂在蒸发器蒸发后变成了气体,再到压缩机压缩,结果又放出热量变成了液体,成为一个循环。前面说了,在蒸发器前面有个毛细管,这个毛细管的作用就是减压,为什么呢,你想毛细管后面的是蒸发器,蒸发器空间是很大的,毛细管很细,流着的是液体,到了蒸发器,空间突然增大,而且蒸发器后面就是压缩机,压缩机会及时地抽取气体,于是通过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内液体制冷剂由于压力低,不得不气化了,于是上演了气化吸热的一幕。
这样说够详细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