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怎样了-2022年国美被谁收了
国美裁人2022原因是撤店。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截止2022年11月16日,国美超市线下业务下滑严重,目前已关闭旗下月9成门店,仅剩下500家门店还在维持运营,人员分流百分之八十。
惠而浦宣布终止与国美合作:拖欠货款逾8000万
已宣告破产。1993年,国美把北京的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进行统一品牌经营。1995年,国美采用标准化、可复制的家电连锁经营模式,开创了中国家电零售连锁经营模式的先河。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发展进入快车道。2006年7月,国美电器与中国第三大电器零售企业永乐电器合并,把永乐180家门店纳入旗下,使得其在江浙一带的网络布局更加完善。2008年5月,国美电器收购陕西蜂星电讯。2020年8月13日,国美宣布成立国美线上平台公司。2022年12月1日,国美电器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公司(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及国美控股集团其它下属公司未收悉任何司法机关作出的有关公司被申请破产的法律文书或问询谈话。
国美上市了吗
惠而浦宣布终止与国美合作:拖欠货款逾8000万
惠而浦宣布终止与国美合作:拖欠货款逾8000万,国美电器是国美零售的子公司,也是惠而浦的客户之一。截至3月31日,惠而浦对国美电器的净应收账款为8236万元。惠而浦宣布终止与国美合作:拖欠货款逾8000万。
惠而浦宣布终止与国美合作:拖欠货款逾8000万1掌舵人回归已满一年,国美要“18个月恢复原有市场地位”的进程却并不顺利。4月25日晚间,一份上游厂商终止合作的公告,让国美电器应付账款严重逾期的问题浮出水面。
惠而浦
终止与国美合作
4月25日晚间惠而浦(600983)公告,基于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关联公司(下称“国美电器”)在支付货款方面未按合同执行,长期出现延迟的情况,公司决定自公告之日起终止与国美电器的商务合作。
公告显示,从2022年4月起,国美电器支付货款情况持续恶化,加上近期资本市场波动,从而导致公司管理层对国美电器未来偿付能力的判断发生重大变化。
为防止风险继续扩大,4月24日公司致函国美电器要求其立即支付到期货款,同日国美电器回函,但就支付到期货款无明确承诺;4月25日公司再次致函国美电器重申公司的主张,同日国美电器再次回函,仍然对支付到期货款未作任何安排。
国美电器为惠而浦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合作客户。近三年(2019年至2021年)惠而浦对国美电器的销售金额依次为1.52亿元、9812.11万元、7958.41万元,在前者销售占比分别为2.87%、1.98%、1.61%,呈逐年下滑的趋势。
截至2022年3月31日,惠而浦对国美电器应收账款余额合计8710.4万元,扣除预提折让折扣(以双方实际商定后为准)后的净应收为8235.8万元。
从目前惠而浦对国美电器应收账款余额已超过2021年总销售金额来看,国美电器的欠款时间或已超过一年。
惠而浦表示,公司将积极与国美电器协商处理终止商务合作后的相关事务,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上述事项未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公司虽然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公司会计政策的规定对上述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如果国美电器无法履行债务,可能会对坏账准备计提不足部分补计提坏账准备。
国美近年资本运作频频
在正式获释两个月后,国美创始人2021年4月在出席国美零售举行的全球投资人电话会议中曾表示,“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国美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这也使得国美零售(0493.HK)股价一度涨至2.55港元/股,创下近年新高。
不过此后,国美系表现并未大放异彩,国美零售股价也在一年多时间内蒸发70%,截至2022年4月25日,报收0.385港元/股。
从国美零售已披露的2021年年报看,2021年全年国美零售实现销售收入约为464.84亿元,同比增长5.36%;净利润亏损44.02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69.95亿元,同比减少37.06%。截至2021年末,国美零售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3.78亿元,而上年同期为95.97亿元。
同时,2021年下半年国美零售经营现金流较上半年大幅改善,全年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约为64.9亿元。2022年1月7日国美零售也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附属公司国美电器于2016年发行本金总额30亿元的公司债券。国美电器已偿还到期的首批2016年国内债券余下的本金总额9.37亿元。首批2016年国内债券已全部偿还。
此前国美高管在路演上接受投资者提问时也透露,2021年12月31日国美零售业资产负债率已下降到80%以下。对比2021年半年报披露95.6%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明显降低。
近一年多来,国美资本运作频频。
2021年4月国美零售公告称,由控股股东拟将旗下三个自持物业出租予国美零售,分别为国美商都、湘江玖号及鹏润大厦,最长租期达20年。该等物业的总代价为约178.65亿元,拟将由国美零售以发行代价股份支付约175.76亿元,并向国美管理转让国美零售全资附属公司全部股权支付2.9亿元。
而2021年10月国美零售也公告宣布代管大股东旗下国美家、打扮家、共享共建、安迅物流以及国美窖藏等五大资产。根据框架协议,国美零售将向目标公司收取服务费,同时有权收取相关目标公司的股权奖励、以及最多30%股份的优惠购股权等。
此外,国美集团投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安迅物流此前也传出IPO计划,目前处于引入战投阶段。
惠而浦宣布终止与国美合作:拖欠货款逾8000万24月25日晚,知名白电制造商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国美电器长期拖欠货款并且情况持续恶化,公司决定即日起终止与国美电器的商务合作。
国美电器是国美零售的子公司,也是惠而浦的客户之一。截至3月31日,惠而浦对国美电器的净应收账款为8236万元。
4月25日惠而浦下跌4.89%,收盘报7.2元/股,市值55.2亿元。
公告称国美电器长期欠款
惠而浦公告称,国美电器在支付货款方面未按合同执行,长期出现延迟情况,2022年4月起这种情况持续恶化,加上近期资本市场波动,从而导致公司管理层对国美电器未来偿付能力的判断发生重大变化。
为防止风险继续扩大,公司4月24日向国美电器发函催款,但国美电器4月24日和4月25日两次回函始终不给出支付到期货款的明确承诺和安排,因此惠而浦决定即日起终止与国美电器的商务合作。
惠而浦表示,公司将积极与国美电器协商处理终止商务合作后的相关事务,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上述事项未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公司虽然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公司会计政策的规定对上述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如果国美电器无法履行债务,公司可能会对坏账准备计提不足部分补计提坏账准备。
国美电器是惠而浦的客户之一。近三年(2019年至2021年),公司对国美电器的销售金额依次为1.52亿元、9812万元、7958万元,在公司销售占比分别为2.87%、1.98%、1.61%,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截至2022年3月31日,惠而浦对国美电器的净应收账款为8236万元。
惠而浦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31亿元,同比下降0.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9亿元,同比下降293.41%。公司称,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56亿元,加上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减值准备1.30亿元,导致公司2021年亏损大幅增加。
国美零售去年净亏损44亿元
国美2021年推出了“真快乐APP”,全面发力娱乐化营销,还推出了“打扮家APP”“折上折APP”等,并与安迅物流订立了一份9亿元的可换股债券投资协议。但这些举措目前收效甚微。
3月31日,国美零售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全年营收464.84亿元,同比增长5.36%,净亏损44亿元,亏损缩窄37.0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3.78亿元,上年同期则为95.97亿元。2021年下半年,公司经营现金流较上半年改善,全年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约6.49亿元。
国美零售CFO方巍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全年数据虽然向好,但是并不亮眼,管理层对本期的业绩并不是很满意。”
过去一年,国美零售股价也一路下跌。4月25日,国美零售下跌6.1%,收报0.385港元/股,总市值130亿港元,较历史高点已经跌去近九成。4月20日,国美零售宣布“缩股”计划,拟每10股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4月21日,国美零售股价大跌逾15%。
惠而浦宣布终止与国美合作:拖欠货款逾8000万34月25日,惠而浦发布公告称,国美长期拖欠货款并且情况持续恶化,因此决定即日起终止与国美电器的商务合作。
4月26日,国美对此回应称,国美不存在延迟支付货款情况,惠而浦长期未按合同约定对相关费用进行对账和确认,本次惠而浦提出的应付款,并未按合同约定扣减应付国美的各项欠款。国美称,目前惠而浦尚欠付其各项费用约1000万元,滞销残次品超2000万元。
截至发稿,国美零售股价跌12.99%,报0.335港元,惠而浦股价跌0.97%,报7.13元人民币。
惠而浦是知名白电制造商,主营洗衣机、冰箱等产品,此前惠而浦与国美为战略合作关系。近三年(2019年至2021年),惠而浦对国美电器的销售金额依次为1.52亿元、9812万元、7958万元,在公司销售占比分别为2.87%、1.98%、1.61%。截至2022年3月31日,惠而浦对国美电器应收账款余额合计8710.4万元,扣除预提折让折扣(以双方实际商定后为准)后的净应收为8235.8万元。
惠而浦公告中称,国美电器在支付货款方面未按合同执行,长期出现延迟情况,2022年4月起这种情况持续恶化,加上近期资本市场波动,从而导致公司管理层对国美电器未来偿付能力的判断发生重大变化。惠而浦公司4月24日向国美电器发函催款,但国美电器4月24日和4月25日两次回函始终不给出支付到期货款的明确承诺和安排,因此惠而浦决定即日起终止与国美电器的商务合作。
国美方面则对外声明,惠而浦方面长期不积极对账结算,并且长期未按合同约定及设定好的规划履行营销推广责任,2021年以来惠而浦管理混乱,对销售人员管理松懈,空岗现象严重,资源投入浪费,服务口碑下降,导致销售下滑。
国美称,惠而浦此举是为解决其母公司格兰仕在国美经营不善的问题。格兰仕在与国美合作期间投入了“与其经营能力不符”的资源,造成尴尬局面,格兰仕为倒逼国美对其进行补贴,意图通过惠而浦制造事端解决问题。
国美声明中称,希望惠而浦积极对账,妥善处理遗留问题,为双方可能再合作创造机会,在双方达成一致前,国美将积极处理库存,为终止合作做好准备;如最终末能妥善解决,国美将全面终止与惠而浦及格兰仕的合作。
大佬们的牢狱之灾
2004年6月,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
1987年1月1日,黄光裕先生在北京珠市口大街开设国美首家门店。1993年,国美把北京的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进行统一品牌经营。 1995年,国美采用标准化、可复制的家电连锁经营模式,开创了中国家电零售连锁经营模式的先河。
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发展进入快车道。 2009年,入选世界纪录协会“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截至2021年6月30日,国美线下实体门店数量为3895家,遍布全国500多个城市,会员人数超过2亿。
2011年4月,国美电子商务网站全新上线。国美率先创新出“B2C+实体店”融合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2016年8月,国美电器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04位。
2020年8月13日,国美宣布成立国美线上平台公司。 2020年10月10日,位列2020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前十名。2022年11月29日,中城院要案中心发布,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因欠款被申请破产清算。
国美的员工工资发了吗
良叔一位企业家朋友,因经济犯罪被关了3年,年前获释,邀请大家聚一聚。一点不像想的那么颓废,他红光满面,谈笑风生,畅聊在里面遇到的奇闻轶事。
末了,还要总结一下:
1、以前太轻狂,现在有个教训也好;
2、结交了很多朋友,也许对事业有帮助。
他老婆听到这话,有点担心,便问到:
“在那里面能结交什么朋友啊?”
那哥们眼睛一瞪说:“什么什么朋友?都是像我这样做企业的啊......”
这哥们的话没有错,如果你对中国商业史略晓一二,就会发现,企业家真的是个高危行业,无名之辈先不谈,单是那些名噪一时的“首富”和“标王”,最终进了班房的,用几只手都数不过来:
吴胜明、褚时健、牟其中、兰世立、戴国芳、顾雏军、黄光裕、李途纯、张海、黄宏生、孙大午、赵新先……
2014年时,杨澜采访王健林,问当选首富是什么心情时,老王一脸严肃的说道:
富豪榜就是个杀猪榜啊......
彼时,曾经的首富黄光裕已经入狱6年。
1
2015年的股灾刚刚企稳,股神李大霄便开始单方面宣布:
牛市又要来了。
这话,重复了6年。
也是在那一年,“黄光裕要出狱了”的传言开始蔓延,往往还伴随着国美股价的异动,以及自媒体的爆文。
这句话,也重复了6年,却又总是被官方打脸。
根据《刑法》规定:刑期过半的可以申请提前出狱。
黄光裕的刑期是从2008年11月17日至2022年11月16日,也就是说,2015年,黄光裕仅仅获得是申请资格,这离“提前出狱”还隔着千山万水。
不过黄光裕在这个政策下还是争取到了10个月的减刑。
如此推算,2021年2月16日,黄老板是真的出狱了。
其实黄老板在狱中的日子并不难过,入狱两年后,就因为表现良好,被派到监狱医院当护理员,专门护理“生病的狱友”。
就凭看过的香港**,你就应该知道,这份差事挺不错。
一年后,黄老板又被调到花房工作,负责监狱的花卉养护、灌木修剪。
和花草树木打交道久了,情操也得到了陶冶,黄老板蛰伏已久的书法天赋开始展现。
由于经常参加狱方组织的书画展,黄老板获得了“改造标兵”的称号,这为他挣来不少的“积分”,而“积分”则是和减刑期挂钩的,有效积分达到一定额度之后,可以申请相应的减刑。
这10个月的减刑期也就是这么来的。
黄老板在里面不仅练就了护理、园艺、书法等多项技能,还能驾驭外面的商业帝国。
国美一度差点被陈晓“夺权”,正是黄老板在狱中的运筹帷幄,才最终让国美始终姓“黄”。
这种远程操作手法,是常人很难想象的。
入狱前,黄光裕收购了永乐电器,并聘请永乐创始人陈晓为国美总裁。
为了照顾陈晓的心态,黄老板很大方,买了两台一模一样的迈巴赫,一人一台;
两人办公室的面积、装修也一模一样,甚至黄家人还经常给陈晓送饭:
他是上海人,不适应北方的口味......
这些出自黄家的描述,为陈晓的“忘恩负义”铺垫了不少潜台词。
但是,那时的陈晓并没太大实权,国美对他的定位是:
协调各部门的人事关系,以及贡献自己的行业经验。
直到2008年11月,因涉嫌内幕交易,黄光裕、杜鹃夫妇二人被警方带走。
黄光裕将整个国美交付给陈晓,让他出任董事局主席。
事实上,这是个无奈之举,此时的国美千疮百孔,管理层中只有陈晓亲自操刀过大企业,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不过,黄光裕也很有心眼,随即提出让自己的妹妹进入董事会,出任总裁。
万万没想到的是,以陈晓为首的管理层否决了这个提议,更让黄光裕刺挠的是,陈晓引入了贝恩资本,成为国美的第二大股东,直接威胁着黄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而贝恩资本的总经理竺稼和陈晓私交很好,这些都让黄家认为陈晓有“谋反”之心。
客观来讲,上述二事从商业逻辑上都能讲得通,黄光裕把本不在局内的妹妹直接安排成总裁,是在国美打拼多年的高管们都不能接受的。
而那时的国美资金链断裂,陈晓找熟悉的投资人加入,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权力之争,从来不讲情理,只要你制造了威胁,你便是敌人,这种黑暗森林法则从来没变过。
随后黄家和陈晓展开了长达3年的战争,黄光裕在狱中也充分展示了长袖善舞的能力。
他一边不断发布亲笔信,站在道义的角度,引导舆论,抨击陈晓;一边让其家人及朋友在二级市场回购国美的股票,以便坐实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黄家通过不断协商,终于和贝恩资本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形成共识,原本支持陈晓的竺稼也公开表示中立。
最后,陈晓惨淡离场。
我们不知道,这一系列难度极高的操作黄家是怎么完成的,我们只知道,在商业世界中,利益是共识的唯一筹码。
至此,黄光裕终于拿回了国美的控制权,而这一切都是在狱中完成的。
我们经常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管理大企业的不易,而黄光裕用行动实现了这句谚语。
黄光裕一向以蛮横霸道著称,2010年8月,当得知自己的刑期时,他写了一封道歉和感谢信,为自己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道歉,为员工的付出而感谢。
信的结尾写道:
我相信,我有新的开始……
3
2
2009年的3月,春暖乍寒,黄光裕还在北京秦城监狱努力挣积分时,远在1000公里武汉洪山监狱的广场,一位老者正在浏览一份报纸。
他一边读,一边感慨:
“当一个大国的***,真累啊!”
旁边几个路过的听到后,都哈哈大笑。
这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前首富牟其中。
牟老曾有三次入狱史,第一次是在1975年,那时的牟其中还只是个小人物,在一家玻璃厂当合同工。
那时正闹得轰轰烈烈,牟其中写了一本《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批判,没曾想竟然火了。
再加上成分不好(牟父是银行家),牟其中以罪被判了刑,5年后又被平反。
此后,便步入沉浮商海,成立了中德商店,声称要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然而,那时的“试验田”坑很多,牟其中一不小心就“投机倒把”了,1983年再次入狱。
不过,在狱中的一年时间,牟其中不但没有灰心,而且觉得商界大有可为。
出狱后,便成立了南德经济集团,“罐头换飞机”、“百亿满洲里”、“喜马拉雅炸口子”都是那时搞出来的杰作。
从这些惊世骇俗的项目中,不难看出牟其中膨胀的野心。
1994年,牟其中联合俄罗斯,经营卫星业务,为筹备巨额费用,便在中国银行开出了一张信用证。
后来款项还不上,信用证的担保风险暴雷,牟其中最终因“信用证”,在千禧年之际,被判了无期徒刑,后来减到了18年。
据说,一开始牟其中有机会申请保外就医,前提是需要“认罪”,但被牟其中拒绝了。
被牟其中一同拒绝的还有红烧肉,这位酷爱吃肉的人,因为在监狱突发性脑溢血,而成为了素食者。
据他的狱友反应:
“为了保证出狱后还能有个好身体,牟其中在狱中每天的运动量惊人。
无论寒伏,都坚持洗冷水澡,做自编体操,绕着篮球场长跑,几乎没有中断过。”
狱友还说:
其实牟其中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坚强,我曾见到他和儿子通完电话后,躺在床上偷偷哭泣。
2016年,74岁的牟其中出狱,体重已由180斤降为140斤。
然而,两任妻子都离他而去,在门头沟的264套房子,已经被法院拍卖干净。
南德集团的办公楼也变成小肥羊火锅店,又在拆迁中变成废墟。
在朋友的资助下,他成立了两家新公司,并把“开发满洲里、研发芯片和抗衰老技术”,当成主要发展方向。
不过,据业内人士称,这三个方向都不怎么靠谱,因为这些都需要最高端的技术和巨额的资本,而不仅仅靠几个点子和一身胆子。
事实上,这几年牟其中确实没有什么建树,他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大概就是去参加一些活动的演讲费用。
而媒体似乎也已经把他遗忘,只有他出狱时写的一联诗会偶尔出现在一些鸡汤文中:
人生既可超百载,何妨一狂再少年。
3
2006年,还在狱中的牟其中接到通知,有朋友前来探访。
来者身材消瘦,脑袋光亮,名叫王石。
王石还带了一位头发比自己略多的人,介绍给牟老说:
“这位是兰世立,兰总。”
牟其中听完兰世立的发家史后,表情复杂,没有接话。
三年后,兰世立成为牟其中的狱友,老牟楼上,他楼下。
兰世立确实和牟其中有很多相似之处,都被捕过三次,都搞过飞机。
他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1960年(也有66年的说法)生人,一路平凡,中专毕业,当了公务员,捧了铁饭碗。
30岁那年,去海南省政府机关工作了一年,回来后人生道路开始大翻转。
1991年,他在武汉创立了东星公司,主要业务是把电子耗材,从深圳倒腾到武汉出售。
后来,赚了点钱,便在武汉开了两家豪华饭店,名叫:东宫和西宫。
兰世立说,他也因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其实,耗材和酒楼赚不了太多钱,真正让兰世立富有的是:走私高档车。
由于内部矛盾,有员工把此事上报,兰世立也第一次失去自由:被关了27天。
与此同时,“社会风气好转”,酒楼的生意就不行,老顾客不能来吃了,白条也不好兑现了,兰世立几乎赔了个精光。
郁闷的兰世立,去找一位老道算命,抽了两支签:
一支是下下签,曰:“犹如盘龙困鸟窝”;
一支是上上签,曰“拨开乌云见太阳”。
按兰世立的理解,这是暗示自己生意要“多条腿走路”。
蛰伏数年后,兰世立便把东星发展成一个由房地产、旅游、广告等十个产业的地方型公司,自己的财富也得到了暴增。
2004年,国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民航业,东星获得批文,买下了20家空客飞机。
此时的兰世立,被评估身价20亿,跻身福布斯排行榜,成为湖北首富。
这哥们也挺有意思,别的富豪都是极力不想上榜,当有记者问他上榜的感受时,他说:
“福布斯把我的身价算少了......”
真实情况是,兰世立并不像外界想的那么有钱,价值120亿元的飞机,首付只用了1.8亿,而这些钱还是加了很重的杠杆。
那时东星的很多生意都缺钱,有时不得不借高利贷周转。东星副总裁马格良回忆说:
“我在执笔起草成立东星航空的申办报告时,已经有三个月没有给员工发工资了。”
果然,2009年,东星航空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
次年,兰世立也因逃避追缴所欠税款,一审被判处4年刑期。
不过,兰世立也靠挣积分减刑了3个月。
2013年春节,他在监狱里编排了15个节目,其中一个叫《洪山监狱是一个大舞台》,被狱方评为经典,兰世立也获得了特等奖。
2013年8月,兰世立出狱,随后加入了新加坡国籍,并宣布自己要收购泰国东方航空有限公司。
有家叫做新疆麦趣乐的公司参与收购,然而,故事走向,超出所有人预料。
2017年11月,先是兰世立发布信息,揭露麦趣尔通过此次收购,进行国内资产,骗取百亿资产。
与此同时,麦趣尔集团报案,称被兰世立合同,金额高达3.5个亿。
总之,整个情节扑朔迷离,搞的比《穆赫兰道》还复杂,不过最终兰世立成为悲剧的一方。
他逃亡新加坡,并被全球通缉,至今仍无音讯。
时光回转,2007年意气风发的湖北首富兰世立,参加一个企业家沙龙,席间有一个小活动。主持人要求每人写下自己的墓志铭,兰世立写的是:
“庆幸这辈子没干过一件后悔的事”。
4
同在2007年,李途纯干了一件让自己终身后悔的事情。
他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一家名为“太子奶”的控股公司,并且与三家外资投行签署了苛刻的对赌协议。
大概内容是:三年后,如果太子奶的业绩增长未能超过50%,他将失去手中太子奶61.6%的股权。
正是这纸对赌协议,成为李途纯日后失去太子奶的导火索。
不过,那时的李途纯还不知道资本有多险恶,他还处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境界。李途纯经常给别人讲自己的身世:
我刚出生,嘴里就长了颗牙,老人认为不吉利,要拔掉,可你猜怎么着?
任凭大人们怎样费劲,竟然掰不开我的嘴。
所以,我这辈子注定了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1996年,他喝了一瓶乳酸菌饮料,觉得味道不错,于是在老家株洲成立了“太子奶公司”。
这哥们还真是个营销高手,到处宣称自己是李世民的第46代传人。
营销在快销品界向来是第一生产力,太子奶很快在株洲一带打开市场。
大家还没缓过劲来,李途纯又搞了一个大手笔,他在央视的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中,砸下8888万元,一举获得该年标王。
听到这个报价,陪同李途纯的几位高管,腿不停地哆嗦,大会结束时,站都站不起来。
因为太子奶的全年营收仅有区区的500万,就连他们去央视竞标的20万元的入场券,也是借来的。
不过这次李途纯赌赢了,当他们回到株洲后不久,订单便如雪花般飞来,很多销售商要攀关系才能拿到货。
太子奶也开始了疯狂扩张模式,在29个省、300个市、3000个县都建立了经销网络。
从1997年到2007年,太子奶的年销售额从500万跃升为20亿。
巅峰之时,太子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6.2%,成为乳酸菌行业无可争辩的老大。
当时建造太子奶总部大楼,左边仿天安门建造,右面仿美国白宫建造,中西合璧,奢华极致。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心比天高、不可一世的李途纯与三大投行签署了对赌协议,并号称将在10年内年收入会突破1000亿。
这是什么概念啊,绕地球3圈的香飘飘奶茶,年销售额也才20亿,这样算来,太子奶要绕地球150圈才行。
事实上,这个目标并非是李途纯的自嗨,他的真实想法应该是,把目标吹起来,才能融来更多的资本,然后扩大产能,最后上市,这样所有问题就都能解决了。
所以,他不惜以无限连带责任,向花旗等银行借了5亿元。
不过,“人有千算,天则一算”,2008年,正当太子奶准备启动上市时,金融危机爆发,不但上市搁浅,投资机构要求撤资,银行也来催款。
那年在国内又爆出三聚氰胺危机,太子奶销量一落千丈,当时投资人对太子奶进行资产核算,发现总资产28亿的太子奶,负债居然高达26亿。
如此下去,太子奶要么倒闭,要么股权落入外资投资人之手,考虑到民生问题,株洲政府决定托管太子奶业,并派文迪波前去负责。
所谓托管,是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权转变,也就是说,太子奶还是李途纯的,只不过暂时由政府代管。
然而,当文迪波入主后,李途纯发现对方是想把太子奶按破产来处理,这样一来,太子奶的所有权便在文迪波的掌握之下。
于是,李途纯写了很多材料给市领导和公众,列举文迪波在经营上的问题,两人的矛盾开始升级。
正当针尖对麦芒之时,意外发生了,2010年6 月12 日李途纯被株洲市检察机关批捕,罪名是在经营太子奶期间,“涉嫌非法集资”。
2年前的事情,这时突然冒出来,实在令人产生遐想。
狱中的李途纯,决定鱼网破,他让家属实锤爆料:
文迪波在执掌期间,与一家广告公司签署1150万的广告费,在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中插播2000秒的剧情植入广告。
实际上,这个广告价值只有200万;
重要的是,这些广告根本就没有做;
更重要的是,这家广告公司的老板是文迪波的同学。
这封证据确凿的举报信,并没改变太子奶破产清算的命运,狱中的李途纯听说太子奶最终被华联和三元收购时,抱头痛哭。
不过,没人能猜到下一颗巧克力的味道,正当李途纯痛不欲生时,传来了文迪波被双规的消息。
后来,文迪波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而李途纯在关押15个月后,被无罪释放。
此后,太子奶和李途纯的故事一起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
直到半年前,60岁的李途纯,突然出现在一个直播平台,推广他新开的快餐店,他还讲了他那一颗牙的故事,讲自己当年如何天不怕、地不怕。
然而,10年前的他,龟缩在看守所,在所有的抗争都无济于事时,他曾想自我了断,并且给清华EMBA同学写了一封《狱中遗书》,其中一句话是:
“我请求让我们这一代长期背负骂名、长期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企业家,后都能得到安抚。”
5
多年前,曾经参加一个企业家私董会,每个人都收到了同样的题目:
你遇到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一位董事长写下了这样的故事:
在一个大雨漂泊的夜晚,我家的门被敲开,几位警察站在我面前说:
“老马,你因为经济问题被批捕,请跟我们走一趟。”
我先是一惊,然而从容地说到:
“原来是找老马啊,他住在对门。”
然后,我回到了温暖的被窝。
所有在场的企业家都会心大笑。
我想,这大概也是他在网上看到的段子,不过却很好解释了,对于一些人来讲,最快乐的成语不是“兴高采烈”、“五彩缤纷”、“一帆风顺”,而是“虚惊一场”。
所以,当你羡慕那些商业大佬的富贵逼人时,你不仅要明白,那只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你还要明白,在一个剧烈转型的时代,冒险者要时常游走在灰色地带,需要应对复杂的政商博弈,还要面对诡计、背叛和不公。
而这些,都不是常人所能面对的,到底值不值,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和答案。
我只想说,对于多数人,维持平和与快乐的,并不是那些波澜壮阔的图景,而是那些日常的边角料:熟睡中的孩子、闺蜜的下午茶、穿过杨树的风声、飞过天空的鸽子......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让我们亦喜亦忧,支撑着当下的重量。
就像菜根谭写的那样: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
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2022年国美倒闭了对国美易卡有影响吗
员工的工资根本就发不出来了,黄光裕出来之后,许多网友认为可以带领国美重新走向繁荣,可没有想到现在却已经破产清算,而受到影响的还是这些国美里面的员工,国美现在负债很高,所以根本就没有资金来发员工的工资,而最让人感到气愤的是国美电器在申请破产清算之前,黄光裕夫妻一直在疯狂的,而国美的员工以及供应商受损失非常大,但是国美的负责人却还是有很多资产。
据知情人透露,国美电器还拖欠供应商数百万欠款没有结清,而且国美电器还让员工签署延迟发放工资的承诺函,再加上疫情的反复爆发,现在国美的生存非常的艰难,这些员工迟迟拿不到自己的工资,这就是逼迫员工自己离职,所以有不少国美的员工也感到非常的愤怒,但同时国美的遭遇也让大家感到非常的悲凉,曾经黄光裕也是国内的首富,但现在企业却一直在走下坡路,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果员工在遇到企业拖欠工资的时候,千万不要选择忍气吞声,更不要一直视而不见,这样对方只会变本加厉越拖到后面想要把工资拿回来的可能性越低,所以第一时间要收集好相关的证据,保存好自己的上班打卡记录,立即向劳动局进行投诉,并且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
劳动者一定要学会通过正规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现在国美电器已经不行了,黄光裕也在不断的走人,所以我们以后发展更加的艰难,作为里面的员工,一定要把自己的眼光放得更加的长远,首先直接向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尽可能的追回自己的工资,另一方面也要赶快去找下家,如果一直耗在这里,只会耽误自己的时间。
有影响。
因为他们都归属于国美控股集团,国美电器是国美控股集团旗下的家电连锁零售品牌,国美易卡是国美金融旗下的消费分期平台。
国美易卡将消费金融分为线上消费金融与线下消费金融,产品涵盖消费分期、取现消费、公积金贷款,信用卡服务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