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怎么了?-苏宁易购到底怎么了
苏宁不仅网点垃圾,实体店也坑到呀。我去年10月份怕电器涨价,去苏宁买了3台空调,1台洗衣机,烟机和灶具,燃气热水器。装修高高兴兴的,今年1月底把空调装上了,然后7月底开机使用,外机声音堪比割草机。内机开机咔咔响20分钟。好吧,打电话上门维修,来来回回上门3次了,维修师傅终于善良的认可了我家一台空调实在是噪音奇大,符合退换机条件。然后给了电话让找他们退换机。。。。。。。。从此走上了不归路,400苏宁客服说查不到3次上次维修记录,我打了3次申请维修的电话,也说只能查到2次,至于为什么没有任何人回复,每次打电话换个客服,只会回答会反映查看如何。退换货也不可能,因为系统查不到派单和维修反馈。TMD,我手机有通话记录和派单3次的记录呀,你们是装傻子嘛。
3台有故障,另外两台你们说是通病,我也勉强接受吧,毕竟也修不好,可是第三台这轰炸机一样的声音,不退换,我邻居都不允许这噪音,更别提我自己了。
为了这破美的空调,我是400苏宁客服电话,美的销售电话,400美的客服电话,当地的美的维修点电话,12315,12345,还有维修师傅给的8开头的固定电话,来来回回打了几十遍,从8月下旬到9月初,半个多月都过去了,没人回复怎么做。只能接受再次上次检测,为的就是苏宁自己给自己出具个机器没毛病的证明。当顾客都是傻子呀,12315也是不作为,我和苏宁能沟通好,会找12315投诉吗?一个和稀泥的工商局的人打电话说苏宁不认可我的投诉问题,要解决问题,只能再次检测,要不就带着证据去店里沟通。请问我要政府部门作甚?
苏宁后台都这么大了吗?12315投诉都能压下来了?之前也打过电话投诉过大中电器,大中第二天就有人回复了,这苏宁投诉压了半个月才回复,还是没解决方案的回复。
对苏宁很失望,对美的产品很失望
苏宁易购这家企业的现状如何?
苏宁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应收达到6000亿,因为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而让大家非常关注。这么大的企业,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让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苏宁到底怎么了?公司承受了什么压力?让他们做出这样激进的做法。作为股票经纪人,我思考了很久,说说我的看法,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常情况下,企业质押股权都不会全部质押,因为万一到了质押线没有资产进行再次质押就会导致公司爆仓,这样公司控股权就会发生变化,公司可能就是别人的了。苏宁这次全部股权质押让大家感觉到苏宁的压力肯定很大,否则不可能做出这样激进的做法,他们到底面临什么困难了?
股权质押的目的就是能够快速获得资金,这是很多企业愿意选择股权质押的真正原因,苏宁股权质押说明他们真的缺钱,如果不差钱他们不可能把全部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缺钱这是苏宁绕不过去的坎,毕竟苏宁作为传统的零售商被互联网为主的电商冲击的非常厉害,苏宁转型线上电商又要面临京东,拼多多,淘宝的挑战,这对苏宁来说要挑战他们非常困难,这时候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选择给阿里合作是非常好地选择。
苏宁质押全部股权其实就是给大家传递一个信号,哪怕股权爆仓,阿里来接受苏宁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阿里手里有流量,苏宁手里有门店,他们一起合作可以打通线上和线下,这对双方都是好消息完全能够实现共赢,苏宁作为传统零售商利润已经非常薄了,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给阿里巴巴合作这让他们有新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把股权质押给阿里巴巴而不是其他企业的原因。
时代不断变化,科技日益更新,跟不上时代早晚都会被淘汰,十年前苏宁电器意气风华,十年后艰难生存,苏宁到底承受了多大压力,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苏宁易购秒杀就是个骗子
苏宁易购这家企业的现状如何?接下来我给大家来解说一下。其实,苏宁易购要说在前几年的话,也是特别的活跃,而且在那个时候有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首先,在这方面,他确实做的是非常不错的,但是随着这几年电商逐渐的一个崛起,苏宁易购的一个名字或者是品牌,我们逐渐的就慢慢去忘记他,忽然发现今天提起他的时候,其实有好长的时间都没有去看到他的身影了,但是我刚才在官网上也是特地的去看了一下苏宁易购的官网,确实,他们现在还在正常的一个营业,那么这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去问这样的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原因?让苏宁易购成了现在的这副模样,其实在网上就有好多人总结出了一个问题,其实最大的问题主要就是来源于我们中国消费的一个低迷,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个房价是极速的上涨,所以说我们中国人如果说是要想再买得起房子的话,那么就要,最好的就是节省,因此,在这一方面的话,才会不得不减少网购,减少对于这方面的一个需要,所以说苏宁易购这次的危机虽然说是,有人给他们出手缓解,暂时的一个危机,但是我觉得从根本上没有去改善,因此,我觉得应该要去从根本上去改善,第二个就是要尽快要改变自己发展的一个战略。再说再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前提下的话,我们就需要去改变我们的战略方针,去投身于另一个行业,去试一试,虽然说现在也都在说反垄断这个话题,但是从我们百姓或者是我们平常人的一些口中或者心里的话,一般记得网购的时候,要么就是京东原本就是天猫,要么就是淘宝呀之类的,这样的一个购物软件。所以说有的时候还是要做出一个适当的一个选择。
苏宁易购之前势头很猛,为什么至今没成为一流电商?
苏宁真是麻辣隔壁的不人揍的,我这么文明的人都想骂大街了!
我成功抢到了3个商品,一个音响,一个键盘,一个小电脑桌,本想给我妈的新笔记本(苏宁实体店买的)加个小配件。
答完了获取秒杀资格的抢答题后,系统都提示我获得了秒杀资格,而且都进入了秒杀排行榜前几名。但是,到了购买的时候就不行了。在输入收货地址的栏目,江苏省,南京市是系统默认的收获地址,而且不能改动!!!我试过了,以秒杀资格购买的时候,收获地址不能更改,只能选择江苏南京直属的县区。但是,如果以普通购买者身份购买的时候,就能改收获地址!!!!!!哪怕地址是乌鲁木齐,或者拉萨那么远的!!!!!!
这还是好的呢,第二件商品,规则说了秒杀结束后2小时之内可以享受优惠价,但我秒杀完30分钟后,就不能获取以秒杀者的身份进入网页了。到了第三件商品,压根就进不去购买网页了。
我仔细阅读过了秒杀规则,是苏宁会员,有易购号,也有苏宁的卡,会员信息填写无误,在秒杀页面也把秒杀城市选择为唐山市,为了保险起见,秒杀前还把易购号登陆上了,秒杀后也是在规定的2小时之内购买。しかし(西嘎西,but,但是)......
购买者就是普通人,商家就是上天,人算不如天算,还是斗不过苏宁秒杀规则的最后一句话:感谢您参与本次活动,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苏宁所有.........
意思是我怎么解释怎么对,照这个逻辑,我有个更好的招数,可以用在苏宁以后的秒杀活动中,帮助苏宁越办越好:
获取秒杀资格的时候不是要抢答么?谁答题快谁就能获得资格,那么按照最终解释权逻辑,您可以故意出个错误的答案,这样他们就秒不到商品了。比如:人是吃饭还是?您给的正确答案是。绝大多数人是吃饭长大的,那些答题的人肯定都会选错了。没关系,反正抢答题的时候那么紧张,不会有人深究答案的对错。没关系,反正苏宁做事干净,秒杀完了,马上就会销毁一切资料,网页就进不去了。没关系,反正您怎么解释怎么对,再说了也是有依据的,大粪当化肥,生长出蔬菜粮食,人再吃掉,间接来说也是的过程嘛。
张近东是如何一步步弄丢苏宁控制权的?
因为有几个原因:1、线上起步晚。为什么这么说,从阿里到京东再到苏宁和国美,电商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饱和状态,光从阿里和京东就能看出,苏宁已经在电商行业没有发展空间了。
2、经营模式。苏宁开始以线下零售为主,包括苏宁易购、苏宁电器等,刚开始在线下的竞争对手还有国美,在线下的发展也进入到饱和状态,在进入线上销售,而线上消费者已经大部分倾向京东和阿里了,这就有点尴尬了。
3、物流。物流在电商行业是很重要的一环,享受物流快的消费者永远高于不在乎物流速度的。京东的物流是备受消费者欢迎的,苏宁开始没有做苏宁快递时,线上的发展也不是很理想。不过做了苏宁快递后,消费者才有一部分使用苏宁易购购物。
4、客流量。客流量在电商行业是很重要的,阿里就是靠客流量盈利,京东的客流量也是惊人,在京东和阿里已经有固定的客流量时,苏宁的客流量也就大大减少,消费者也会选择自己信任的平台去购物,其他的电商也有稳定了消费者群体。
在电商行业,钱能买来的是商品,但买不来的是消费者。其最本质的,电商的发展是靠商品以及顾客的信任度的。
2021年2月24日,苏宁易购因为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临时停牌。不久之后媒体就曝出,苏宁易购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张近东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拟筹划公司股份转让事宜,预计将转让20%-25%的股份,股权受让方属于基础设施等行业。若此事落定,那么苏宁易购恐怕将会易主,张近东也将丢失苏宁易购的控制权。
此事一出,市场一片哗然,虽然近年来苏宁易购一直都受到巨额负债的困扰,但如今直接转让股权还是让人没有想到。
作为江苏的大型企业,在2003年时苏宁还是全国家电零售的龙头企业,不过因为一系列的“任性扩张”,苏宁的负债越滚越大,又因为多次的错误决策,如今的苏宁已犹如日落西山,逐渐陨落。
从曾经的家电零售龙头到如今负债累累、连年亏损,张近东到底是如何将一盘好棋下得稀烂的?转让股权“抱大腿”,易主后苏宁易购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牛年才刚开始没多久,苏宁易购就出了大事:实控人兼大股东张近东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20%-25%的股权,苏宁易购恐将易主,而股权受让方被传是某基建行业的国资企业。
至于转让股权的原因恐怕就是两个字:缺钱。
根据苏宁易购的财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3季度,苏宁易购的负债总额高达1361亿,而其可以快速变现的流动资产仅为1072亿,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在债务的重压下,苏宁不得不找上国资来解困。
至于为什么负债会越滚越多,这是由于张近东近年来的任性扩张所导致的。
在2003年成为家电零售业一哥后,苏宁易购开始走上扩张之路。根据媒体的统计,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苏宁电器、苏宁易购通过收购大举扩张,涉及电商、物流、金融、地产、 体育 、文化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文化 体育 方面, PPTV在2015年被宣布剥离上市公司体系后,其68.08%的股权就以25.88亿元转让给苏宁文化或其指定的子公司。
而在零售电商方面,苏宁曾经出资5755万元(8亿日元)收购LAOX(乐购仕)28.36%的股权;苏宁电器以4.2亿元收购母婴垂直类电商网站“红孩子”;旗下子公司“苏宁小店”出资1欧元认购西班牙连锁超市“迪亚天天”中国100%股权等。
还有投资天天快递、家乐福等,根据初步统计,近年来,苏宁易购的并购行为已经有数十次。
不过,这些布局几乎都是失败告终,一次又一次的收购也逐渐掏空了曾经家大业大的苏宁。如今,张近东不得不转让股权,为自己当年的任性扩张买单。
除了负债累累之外,苏宁易购还因为连续多年不挣钱而被诟病。
在2021年2月27日,苏宁易购发布了2020年业绩预告:2020年营业收入为2584.59亿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亏损39.13亿元,上年同期净利98.4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不过,这也并不稀奇,在退市新规推出后,净利润是否亏损已经不再是退市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苏宁也不再需要通过变卖资产让净利润转正了。
以扣非净利润数据来看,根据统计显示,加上2020年的业绩亏损,苏宁易购已经是连续7年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这7年时间里,苏宁易购的营收从1089亿增长到了2584.59亿,体量明显扩大。
而在扣非业绩连年亏损的影响下,苏宁易购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不太好。自从2015年大牛市创出23.14元的高点后,苏宁易购的股价就震荡走低。截止到2021年2月27日,苏宁易购的股价仅为7元,6年时间股价暴跌69.75%。
如此巨大的营收却依旧不能实现主营业务上的盈利,也难怪苏宁的股价“跌跌不休”了。
抱上国资“大腿”,苏宁能否翻身?
新年的股权转让新闻固然“劲爆”,不过,其实这已经不是苏宁第一次引入股东了,在上市的17年时间里,苏宁已经有过多次引入外部股东的行为。
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引入电商巨头淘宝。在2016年5月份,苏宁易购向淘宝中国等非公开发行19.27亿股股份,淘宝中国认购金额为282.33亿元,发行完成后,淘宝中国持有公司19.99%股权,位列公司第二大股东。
不过,这一次的股权转让还是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一次的股权很有可能导致控制权发生变化,这是张近东建立苏宁以来第一次面临可能丢失控制权的情况。
那么,引入国资,能否使得苏宁翻身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虽然这一次引入国资可以解决苏宁短期的债务困局,但苏宁的摊子太大,若要使苏宁走上“正道”,绝对不是单靠引入国资就能解决的,这还是需要苏宁自己寻找方向,毕竟强如淘宝,也未能让苏宁的主营业务实现盈利,不同行业的国资企业就更难了。
在苏宁的2021年度工作部署会上,张近东也提到了要聚焦零售就是要聚焦商品与用户,“必须要学会做减法,只要不在零售赛道、脱离商品和用户,都要大胆调整,该砍的砍,该转的转。”这或许是苏宁的新转变。
总的来说,引入国资只是第一步,要解决长期的困局,苏宁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去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